曹操被《三国演义》以及后世污名化的程度丝毫不轻,从曹氏和司马氏的历史作为来说,曹操"挟天子以令诸候”,官渡之战以弱胜强,一统北方,四夷拜服,用人上唯才是举,国力民生得到稳固发展,对后来西晋一统天下奠定了根基,司马氏高平陵之变中独掌大权,落井下石,手段过于阴毒残忍,西晋立国后,司马炎尚可,但不久弱智的白痴司马衷和阴狠的贾南凤之流导致"八王之乱“,持续内讧引来五胡乱华,杀伐不断,中原百姓苦不堪言,是中华历史上最黑暗的一段历史,另外,从能力上说,魏武帝历史上少有的文武全才,鞭挞宇内,文治武功不是司马所能比的,说句不好听的,只要文帝曹丕,明帝曹睿多活几年,不过早离世,就没有司马家什么事了
星月海327 发表于 2022-05-24 16:43
首先,曹氏被骂过。我记不得看到哪本史书说过,魏被司马氏窃国,曹氏自己当年就是这么做的,被司马这么反做活该。其次,曹氏算上曹操,前三代基本算得上明君,统一北方很大程度上恢复了北方的生产力。而晋几乎找不到像样的时期,五胡十六国搅乱中原为历代士大夫所痛心疾首。第三,晋书是二十四史中收入稗史最多,叙事最为小说化(这里的小说意思是不靠谱的历史)的一部,过于推崇清谈风流,以白眼对抗权贵为尊,导致记述中政权容易被丑化。第四,司马氏也没被骂那么厉害。某个人把司马氏骂的狗血淋头不代表历史上大家都是这个态度。
真正专业的解读,曹操不说,文帝,明帝两位,放到历史的长河中难称优秀,但在那个时代,对比刘禅,孙和,孙皓之辈,算的上有作为的君主了
向死而生2 发表于 2022-05-24 16:36
曹操被《三国演义》以及后世污名化的程度丝毫不轻,从曹氏和司马氏的历史作为来说,曹操"挟天子以令诸候”,官渡之战以弱胜强,一统北方,四夷拜服,用人上唯才是举,国力民生得到稳固发展,对后来西晋一统天下奠定了根基,司马氏高平陵之变中独掌大权,落井下石,手段过于阴毒残忍,西晋立国后,司马炎尚可,但不久弱智的白痴司马衷和阴狠的贾南凤之流导致"八王之乱“,持续内讧引来五胡乱华,杀伐不断,中原百姓苦不堪言,是中华历史上最黑暗的一段历史,另外,从能力上说,魏武帝历史上少有的文武全才,鞭挞宇内,文治武功不是司马所能比的,说句不好听的,只要文帝曹丕,明帝曹睿多活几年,不过早离世,就没有司马家什么事了
司马炎还不如司马衷呢,别因为一句何不食肉糜就觉得司马衷是智障,司马衷至少心地比司马炎善良。司马炎是最拉胯的二世祖
藤蔓 发表于 2022-05-24 09:12
汉朝千疮百孔民不聊生,曹家梦想一统天下结束这潦困的世界,经济文化政治都慢慢的得到提升。司马家用权术串位,第一次让北方王朝败到了南方,八王作乱,五胡作乱,刚刚稳定的局面又一次一次的被践踏。毁灭了中国文明的根基,唯一值得庆幸的就是南方开始慢慢走上台面。
不过我觉得造成这样局面的根本原因在于,东汉末年5.6千万的人口,三国战乱(屠城,饥饿,战火导致流离失所,世外桃源)之后,直接干成了一千来万人口,这多么可怕。这就是导致五胡乱华的最最最根本的原因吧,当然了司马家也确实必须背锅,弱是弱了点还不至于搞成后面那副死样子